查看原文
其他

可乐、钻石、运动鞋与方便面——文化情境中的洞察

2017-06-16 王可越 新思课
导读

     要吃(本性)+ 怕胖(文化属性)= 小尺寸食品饮料销量上升;

     要活得更久(本性)+ 化学名词恐惧症(文化属性)= 健康食品潮流。

      “人类本性”(超文化的人性需求)与“文化属性”(不同的文化动因)之间的冲突张力,构成了创新设计的灵感金线,这也正是文化情境中的洞察所在。


人人渴望享受美食,但很少有人希望自己变胖;我们要尽情玩乐,但不愿意承担后果。
      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“枷锁”来自文化情境——文化的情境孕育了我们,同时也限定着我们。自我的“自由冲动”要冲破枷锁,两者形成张力。创新背后蕴藏着大量戏剧性冲突,是人性与文化情境的矛盾——这就是真正的洞察。
      洞察是理解文化与人的金线。如今,数字情境与文化情境交互震荡,欲求不满,人心思变,洞察的变化具体而激烈,唯有动态把握之。


消费升级是贪恋的升级


我想变得更美(本性)+ 但又担心化学成分有副作用(文化属性)= 天然配方洗头水

妈妈希望孩子能够自由探索世界(文化属性)+ 但又讨厌处理难洗的污渍(本性)=高效洗衣粉

我要学习,要懂得更多,像个有上进心的人(文化属性)+不过最好不费事儿,知识自动灌到我脑子里(本性)= 干货类学习服务

洞察=“用户本性”与“文化属性”之间的张力。而所有这些张力,都揭示了人类的贪恋。佛教讲“贪、嗔、痴”。分解来看:“贪”——各种都想要,不想放弃;“嗔”——对失去尊严的嗔怒,对“人有我无”的怒火;“痴”——对财富、名声、幻想的痴迷。各种诉求在内心涌动,又要在表面上掩盖——这一切构成了人性洞察的基础。需求的幻梦常换常新,而狡猾的意欲万古长存。

将爽肤水装在三个瓶子里,分三步进行皮肤护理,是否比一次性使用更有效?

购买无印良品商品时,我的灵魂正在变得简约而高级?

选择了一场非主流电影,是否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?

需要有边,而需求无穷。所谓消费升级是欲求的升级。问题一旦被解决,“不是问题的问题”也会晋升成为问题。我们需要理解欲望欲盖弥彰的复杂性——贪恋在生长之中,人心的欲求也永无解决之日。


吃与喝:化学名词vs想象力


要吃(本性)+ 怕胖(文化属性)= 小尺寸的食品饮料销量上升。
     小包装食品设置了“少吃多餐”的规则,因此能降低用户饕餮的“心理负担”。

无添加,拒绝人工色素、拒绝防腐剂、添加剂、人工甜味剂……简单化,量化摄入量,吃素,吃替代餐……这一切现象的背后,是用户“吃得健康”的诉求。人们对化学名词越来越反感,而更准确的洞察是,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,化学名词的“联想”让人难受,看不懂的复杂词汇,被归入危险的行列。
       要活得更久(本性)+ 化学名词恐惧症(文化属性)=健康食品潮流
        耶鲁大学食品政策与肥胖研究中心的主任 Marlene Schwartz 说:“我相信美国人觉得反式脂肪酸不好的唯一原因,是因为他们在杂货店里看到的包装开始强调 ‘不含反式脂肪酸’”。同样,我想相信大多数用户对“转基因”的反感从“名词想象”开始,如同“反式脂肪酸”——这些词带来“不良联想”,这也许是食品消费的关键洞察。

另一个相关现象。“可乐”的神奇魔力已经消散了——美国碳酸饮料消费量2016年创30年最低。2016年碳酸饮料同样是中国消费者偏好度最低的饮料,排在包装水、蛋白质饮料、功能性饮料、茶饮料、果汁饮料等之后。以前喜欢用饮料标榜个性的年轻人呢?我观察到,在课堂上喝可乐的学生越来越少。20岁左右的大学生也在转向饮用瓶装纯水,这背后意味着什么?现实情况是,两大可乐公司开始在“高端水”市场上展开竞争,他们都在努力为纯水——最简单的产品,注入艺术以及个性化的想象。

这几年,我们注意到方便面的明显衰败。即便“非油炸”定位也无法挽回颓势。如何理解这一市场动态呢?
        首先,文化的情境发生了变化(我称之为“消费民俗”)。妈妈告诉我们:方便面是不健康的。这意味着,任何方便面都等同于不健康。方便面的概念沦落为与“反式脂肪酸”、“转基因”一样负面的“元认知”。
       其次,真实使用“场景-情境”在消失。比如,火车提速以后,方便面的消费量一定会大幅度下降(“火车-方便面-火腿肠”的场景,如此深入人心)。而加班、熬夜吃方便面的场景,也在被外卖送餐所替代。


钻石:恒久远vs变化永恒


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(A diamond is forever)深入人心。戴比尔斯(De Beers)在1920年代垄断了钻石资源,并与广告公司合作,试图为变化的爱情找一个永恒的想象载体。N.W. Ayer 在广告策划书里写道:“我们要创造一个情景,让人们感到求婚时必须得买一枚订婚钻戒。”(其中的洞察无疑是情境化的)戴比尔斯从电影及电影明星入手,强化钻石与真爱、婚姻的联系。鼓励女人们,将钻石当成一切浪漫的必要部分。

在2016年,“钻石恒久远”的口号变成了“Real is Rare. Real is Diamond.” 他们的CEO 开始反思:“对于新一代而言,原来的钻石之梦需要注入新的象征和情感意义,才能延续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。”年轻人对钻石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。可以将洞察总结为:年轻一代不喜欢被告知应该为婚姻选择什么产品。

 与此同时,钻石强调“真”,因为他们受到了“假钻石”的威胁。潘多拉(Pandora)、施华洛世奇等品牌都推出了人造钻石产品线,而且市场看好。人造钻石目前的用户主体是那些对时尚很敏感、有自主购买能力的女性。样的女性用户也会给自己买钻石,但背后的情感安全感诉求已经转移到“自我”和“自信”的表达。
       这背后也涉及到新女性主义潮流。钻石购买与佩戴,有可能转化为自我表达和激励行为。潘多拉石头的流行,是否意味着快速、时髦、变化更适应当今的社会情境?


女性:被人看vs要人看


各位一定注意到了朋友圈的变化。酷爱分享的用户群体仍然是都市年轻女性,但她们的分享内容从晒娃、晒狗开始拓展到运动、健康主题。
         Nike Women 的 Amy Montagne指出 :“女性常常把社交和分享视为敦促自己运动的动力,也远没有男性消费者那样关注运动明星的示范效果。”都市年轻女性的“动能”来自社交网络,通过运动分享,表达自我,塑造自己。女用户通过社交自我驱动,也是一种更主动的“宣告”态度。

产品的情感诉求仍然奏效,女性用户万古不变地在意自己的“镜像”。只不过需要依据新的文化情境更换面具。
       在传统场景中,女性魅力这样呈现:“当美丽的女孩从身边一阵风走过时,男人都禁不住会即时起反应”。然而上世纪90年代,女性魅力的内涵发生了变化,女人不再愿意被看作出被动地接受男人的注意,她们准备采取主动。基于这样的洞察,Pulse香水应用了“主动女性的魅力”的创意策略。当年Adidas的转型亮点也开始于挖掘并鼓动女性运动洞察。“快乐是跌下去爬起来”,“快乐是拿得起放得下”,“快乐是勇往直前”——强调刚柔相济、洒脱独立。如此,“主动女性”的形象在各种消费领域中都越来越普遍。

现在,我们更应该关注女用户的“纠结曲线”变化,其中的矛盾、张力体现为:追求个性、表达自我的新女性形象(本性) vs 消费文化中Hello Kitty、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幻觉(文化属性)。她们的分享内容、方式,时刻都在诠释着这样的内心矛盾。


新一代:玩酷vs安全感


不断涌现的新创意公司要挖掘年轻用户金矿,却似乎永远跟不上潮流。

求新、求异、求特、求真、求性情、求个性、求刺激……年轻最好、独一无二、标新立异、我行我素……不必太苦、不必太累、不必太在意、不必太复杂、不必太束缚、不必太孜孜以求……

 新一代洞察描述,言之确确。不过,即便所有标签都有道理,也没有太大意义。因为只是说出来的一句话而已。青少年语言方生方死,带有亚文化的荣誉感。若创意者不在文化之中,就难以理解他们。当你理解了这些话,它也快过时了。
      根据我的观察,模仿年轻用户说话,并不讨好,没准儿还找来“老黄瓜刷绿漆”的反感。国内很多品牌要实践“年轻化”,犯的毛病都是这条。

我对酷文化的洞察之一是:追求自由(本性)vs 寻求稳定边界,找到自己的舒适点(文化属性)。
      国外的年轻用户从脸书撤出,到instagram或snapchat。在国内,年轻用户撤到了也许“过时”的地盘——qq空间、贴吧。我的学生们告诉我:他们更喜欢微博,而不喜欢使用微信朋友圈。选择特定媒介场所,寻求有限的分享,是否表达了安全感的诉求?其中的矛盾在于:躲藏,不可见 vs 期待共鸣,但希望框定边界。

那么,如何看待年轻用户对冒险、自由的宣扬?
        我却发现了他们对安全感、归属感的强烈诉求。矛盾来自于——消费文化环境驱使年轻群体“利益化”(文化),而年轻则意味着冲破“老框架”(人性)。在当今中国,年轻用户在虚拟角色中的表现更大胆——“冒险、自由”似乎从属于幻想界。他们尝试了新角色,又不会入戏太深。


洞察,寻找冲突变化的金线


李奥•贝纳提出:广告应表现产品“与生俱来的戏剧性”(inherent drama)。广告如此,创新亦然。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,“人类本性”(超越文化的人性需求)与“文化属性”(不同的文化动因)之间的冲突张力,构成了创新设计的灵感金线,这也正是文化情境中的洞察所在。

动态而复杂的文化情境,提供一切的故事支撑,又限制着故事发展,文化情境让用户的所有情感、行为获得意义支撑,却也制造了“内外摩擦”(内:自我认同,外:文化情境)。作为情境的动物,一个人需要与他人依存,平稳地生活,同时要“获取超越他人的优越感”——这本身就构成矛盾。在数字化之中,文化情境的摇摆更加剧烈。富足社会中,人的期许与焦虑同时扩大,同时升级。什么是表演,什么是本真?越来越难以判断。

为了思考“文化情境中的洞察”,需要理解人的幻觉与焦虑,同时敏锐把握社会文化,提早察觉风中飘来的征兆,两者缺一不可。


作者:

王可越,  中国传媒大学教师,博士,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。

插图作者:John Holcroft

原创文章,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,请联系d_thinker@sina.com


王可越撰写的相关文章选读:

Aha!这才是洞察!

一场游戏一场梦——创意中的造景与造境

中国式情境——热锅里的生存指南

场景或情境,及其所创造的

看,那多变的假面——Persona与生活中的表演

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——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

我在读空间,空间在写我,如今我们重构空间

真共情,我与你

创意之刀,创意之道

我们辛苦省下了时间,再亲手杀掉它

放下锤子,告别钉子的世界

每个人都有创造力

感谢您关注“新思课”
每周五更新内容
微信号:d_thinker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